水库作为河流和湖泊之间的中间生态系统,在水网中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养殖业等特殊功能,尤其是作为饮用水水源地后,对水质要求更加严格。然而,由于地质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水库中的铁、锰含量可能会超标,这不仅影响水质,还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产造成危害。以下是对水库铁、锰超标原因的分析及防治对策的探讨。 
一、水库铁、锰超标原因分析 地质因素: 水库底部沉积物中铁锰离子含量较高,这些离子在特定条件下(如气候环境变化、pH值降低、含氧量低时)容易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导致铁锰超标。 环境因素: 水库通常属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水生生态系统,水体自净能力差,恶化速度较快。一旦污水或地表径流中的金属、营养盐类流入水体,就会长期滞留并积累,不易排除。 水库水温分层现象明显,特别是夏季高温时,上下水体被温跃层分开,对流运动减缓,导致上层水体的氧气难以进入下层水体及底部,底部溶解氧含量降低,pH值下降,从而促使底部沉积物中的铁锰离子释放到水体中。 人为因素: 水库周边环境中的有机质进入水体,为微生物提供营养,促进微生物活动,进而加速铁锰离子的释放。 水库中的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活动也可能扰动水体下层和底部,导致可溶性铁锰离子的分布范围扩大,单位水体浓度升高。 二、防治对策 加强源头控制: 加强对水库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有机质和其他污染物的进入。 定期对库区及周边环境中的枯枝落叶进行打捞和清理。 改善水库水质: 增加水库中的溶解氧量,使水体处于氧化环境,有助于将低价铁锰转化为高价态而沉淀至底泥中,有效降低水中铁锰浓度。可以通过安装水体增氧机或采用其他曝气方式来实现。 考虑在水库至水厂之间增加曝气池,向水体中充入溶解氧以氧化水体中的铁锰离子。 优化水处理工艺: 对源水进行除铁除锰处理。根据铁锰含量的不同,可以采用单级或双级除铁除锰过滤工艺。同时,应注意滤料的选择和滤池的维护管理。 引入先进的氧化技术,如射流器曝气、跌水曝气、曝气塔式曝气或鼓风式曝气等,以提高除铁除锰效果。 加强监测和管理: 定期对水库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铁锰等污染物的变化情况。 根据水质状况调整取水口位置,确保引用水质质量。 加强对水库管理和运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针对水库铁锰超标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防治。通过加强源头控制、改善水库水质、优化水处理工艺以及加强监测和管理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水库中的铁锰含量保障水质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