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时水样中存在的尿素可能是主要干扰物,它会在规定条件下以氨馏出,从而引起最后的测定结果结果偏高,另外挥发性胺类也能够引起干扰,它们会被馏出并在滴定时与酸反应,因而使结果偏高。氯化样品中存在的氯胺同样会以这种方式被测定。

### 一、水样预处理与保存
在进行滴定检测前,水样的预处理和保存至关重要。首先,实验室样品应收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以避免因容器材质导致的化学污染。同时,水样应尽快进行分析,以减少因长时间存放导致的化学变化。若需暂时保存,可使用浓硫酸将样品酸化至pH<2,并在2-5℃下冷藏。但需注意,酸化后的样品应避免与空气中的氨接触,以防止样品被污染。
### 二、水样pH值的调节
水样的pH值对滴定法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铵离子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影响其测定结果。因此,在检测前,应对水样的pH值进行调节。一般来说,水样应调节至pH=7.0左右,即中性环境。若水样偏酸性,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若水样偏碱性,则可加入适量的硫酸进行调节。
### 三、蒸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蒸馏前的准备
蒸馏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首先,应对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加热、溶解等,以使其中的目标成分能够蒸馏出来。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化学试剂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 蒸馏过程中的操作
蒸馏过程中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循实验步骤,以确保蒸馏效果。在蒸馏时,应先接蒸馏管的出口管,后接进口管。蒸馏过程中,目标成分会随着蒸汽一起被蒸馏出来,并被冷凝收集到接收瓶中。为确保蒸馏完全,蒸馏温度和蒸馏时间需要严格控制。蒸馏温度过高,磷酸和试样容易蒸出来,影响滴定终点,结果不稳定。蒸馏时间也应足够,以确保目标成分完全蒸馏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