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是指对水体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以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科学方法。以下是常见的水质检测指标及其说明: 
一、物理指标 水温:反映水体的温度状况,对水生生物和化学反应有影响。 悬浮物(SS):水中悬浮的固体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 浊度:衡量水中悬浮物含量的指标,通常以NTU(浊度单位)表示。高浊度会影响水的口感和观感,还可能促进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滋生。 透明度:表示光线穿透水层的深度,与水中悬浮物、胶体物含量有关。 电导率:衡量水传导电流的能力,与水中溶解的离子数量有关。 二、化学指标 pH值:衡量水的酸碱度,范围为0~14。中性水的pH值为7,酸性水的pH值小于7,碱性水的pH值大于7。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溶解氧(DO):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通常以mg/L表示。溶解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非常重要,同时也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化学耗氧量(COD):衡量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指标,通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来表示。 总碱度:水中碱性物质的总量,通常以mg/L CaCO₃表示。 总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含量,通常以mg/L CaCO₃表示。硬度过高可能导致水垢生成,影响设备效率和饮用水口感。 氨氮:水中以游离氨和离子铵形式存在的氮化合物,是评价水体受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反映水体中氮的转化过程和污染状况。 总氮、总磷:表征水中植物营养元素的多少,也反映水的有机污染程度。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汞、镉、铅、砷、铬、铜、锌、锰等,包括对其总量及不同状态和价态含量的描述。 其他有害物质:如挥发酚、氰化物、油类、氟化物、硫化物以及有机农药、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 三、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数量,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总大肠菌群:评价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的重要指标。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为合格,超过此限值意味着水体可能受到粪便污染,存在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耐热大肠菌群: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四、其他指标 色度:水的颜色深浅程度,通常以度为单位。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臭和味:水的气味和味道,可能来源于有机物、生物活性增加或工业污染。 肉眼可见物: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余氯:水经加氯消毒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 水质检测指标涵盖了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评估水体的质量和安全性。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判断水体是否适合饮用、渔业、工业或农业等用途,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水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