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监测领域,高锰酸钾测定水中CODMn(化学需氧量,以高锰酸盐指数表示)含量的方法是一种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技术。该方法基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性,能够氧化水中的部分有机物质和还原性无机物,从而通过测量高锰酸钾的消耗量来间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以下将详细阐述高锰酸钾测定水中CODMn含量的原理及其操作步骤。

### 操作步骤
1. **水样预处理**:首先,从待测水体中采集适量水样,并确保水样混合均匀。若水样中的高锰酸盐指数预计高于10mg/L,则需适当减少取样量,并用纯水稀释至100mL,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 **酸性环境建立**:将预处理后的水样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使水样呈酸性。这一步是为了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并确保反应在适宜的pH条件下进行。
3. **高锰酸钾加入与反应**:向锥形瓶中加入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并充分摇匀。随后,将锥形瓶置于沸水浴中加热,反应时间通常为30分钟。在此过程中,高锰酸钾逐渐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
4. **剩余高锰酸钾的测定**:反应结束后,取出锥形瓶并冷却至室温。此时,水样中剩余的高锰酸钾需通过加入过量的草酸钠溶液进行还原。草酸钠作为还原剂,能够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从而消除高锰酸钾的紫色干扰。为了准确测定剩余的草酸钠量,需再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回滴,直至溶液再次呈现稳定的紫色,记录此时消耗的高锰酸钾量。
5. **结果计算**:根据已知的高锰酸钾浓度、加入量、回滴量以及水样的体积,通过一系列的数学计算,即可得出水样中的高锰酸盐指数值。该值反映了水样中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有机物质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 优缺点分析
**优点**:
-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相对较小,对环境友好。 - 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 适用于污染程度较低的河流水和地表水的监测。
**缺点**:
- 氧化性较低,对于部分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氧化不彻底,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 需要回滴过量的草酸钠,耗时较长,影响测定效率。 - 测定结果与国标法(重铬酸钾法)相比,通常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正。
综上所述,高锰酸钾测定水中CODMn含量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手段,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注意其氧化性较低、测定结果可能偏低等缺点,并结合其他监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