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污染是指铁对环境的污染,以下是对铁污染的一分钟了解: 一、铁污染来源 自然来源:土壤中的铁主要由岩石风化产生,例如玄武岩风化后会使土壤中含铁量升高。 人为来源:重要的铁污染来源是钢铁冶炼业,此外,工厂排放的含铁废水也是主要污染源,特别是酸性采矿废水和清洗钢铁表面铁锈的酸浸洗池废水。 二、铁污染影响 水体:水体中铁化合物浓度为0.1~0.3毫克/升时,会影响水的色、嗅、味等感官性状。印染工业用水中铁含量过高时,会使产品出现斑点。含铁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中的溶解氧迅速降低,水体呈赤橙色且浑浊。 土壤:据估算,土壤中铁的总输入大于总输出,使之逐渐积累。 微生物:铁对废水生化处理构筑物中的微生物有致死作用,例如废水中的二氯化铁浓度为5毫克/升(以铁离子计)时,可使活性污泥的形成减慢,抑制沉淀池和消化池中的沉淀发酵。 人体健康:长期摄入过多铁成分可能导致铁中毒,出现腹泻、呕血等症状。同时,过多的铁可能增加患大肠癌等疾病的风险。长期吸入铁粉尘会引起气管、支气管、肺部等部位的炎症反应,还可能对胆囊和肝造成损害。 三、铁污染防治措施 源头控制:优化生产工艺,减少铁杂质的生成,严格控制铁杂质的排放。 污水处理: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技术去除废水中的铁离子。 土壤修复:利用生物修复或物理修复技术去除土壤中的铁离子。 合理利用资源:在开采和加工含有铁杂质的资源时,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加强监管:应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法规,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鼓励和支持铁杂质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铁污染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环境问题,通过综合施策,可以有效地降低铁杂质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