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游离氯作为“隐形卫士”,在泳池与饮用水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危害。以下是对其在泳池与饮用水中作用的详细分析: 一、泳池中的游离氯
消毒作用: 游离氯是泳池消毒的主要成分,能够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保持水质清洁。 根据国家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指标限值要求(GB 37488-2019)》,使用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消毒的人工游泳池,其水质的游离性余氯应在0.3~1.0mg/L的范围内。这一范围旨在确保泳池水既能达到消毒效果,又不会对游泳者造成过大的刺激。 潜在危害: 对皮肤和头发的刺激:过量的游离氯可能导致游泳者皮肤发痒、疼痛、干燥、皲裂、起丘疹,以及头发干燥、脆弱、易断裂。 对呼吸道的损伤:高浓度的游离氯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刺激性干咳、胸痛,可能刺激胸膜或引发肺部炎症。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氯环境中,还可能增加患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预防措施: 游泳前观察水质透明度,闻一下泳池的气味,判断氯含量是否过高。 游泳后及时冲洗身体,使用含有去氯成分的洗发沐浴露,以减少皮肤上的氯残留。 佩戴泳镜和防水硅胶泳帽,以减少眼睛和头发与水的直接接触。 二、饮用水中的游离氯 消毒作用: 游离氯也是饮用水消毒的主要成分之一,能够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保证水质健康。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为了保持自来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网输送到用户过程中有微生物的污染,管网末梢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必须要在0.05mg/L以上。 潜在危害: 虽然余氯本身无害,但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过量的游离氯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同时,它也可能对皮肤造成刺激,导致皮肤干燥、老化、长粉刺等情况,还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炎、湿疹等。 注意事项: 避免直接饮用生水,建议喝熟水以减少游离氯的摄入。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如呼吸困难、喉咙发痒等,应尽快就医检查。 水中游离氯在泳池与饮用水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潜在危害。因此,在使用游离氯进行消毒时,应严格控制其含量,确保在正常范围内,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保护人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