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对氟化物含量的指标要求也是很严格的,每升水中氟化物含量0.6~1 mg/L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范围,所以准确度了解水中氟化物浓度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氟化物浓度太低,用户将不能从饮用水中获得改善口腔健康和减少蛀牙的益处,但如果太高,牙齿表面会出现氟斑牙的变色。这时会涉及到一个水中氟化物的监测问题,本文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关于监测水中氟化物的一些方法。 
比较常见的方法有:比色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1.比色法:
简单操作的比色法是《水和废水检验标准方法》中的方法4500-D,依靠磺胺酸偶氮变色剂(SPADNS)作为指示剂。加入的SPADNS会在样品中形成一个“色湖”,当测量氟化物的浓度较高时,“色湖”中的颜色会被耗尽。
色度计是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通过检测器测量吸收的光量,表征显示样品中的氟化物浓度。色度计使用不含氟化物的“零”空白样品和配置好的1mg/L氟化物浓度的标准样品进行校准。然后,用户通过将测得的样品的吸光率与空白和1mg/L的标准样品的吸光率进行比较来计算出水中的氟化物浓度。氟化物浓度与0~1.4 mg/L浓度范围内的光吸收量成正比。根据标准方法,比色法不适合于氟化物浓度超过1.4 mg/L的情况。
2.离子选择电极法:
该方法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和pH电极法相似。氟化物电极采用了对氟化物离子有选择性的氟化镧晶体,分析仪测量穿过晶体膜的离子活性。当氟化物离子扩散穿过晶体膜的时候,离子在电极表面被消耗,必须通过混合溶液来补充。电极即感应自由氟化物离子与背景溶液的离子活性之间的关系。因此,有需要加入一个总的离子缓冲溶液,以确保背景离子活性与氟化物离子活性之间有足够的差异,从而得以提高测量精度。
氟化物在线监测仪是基于我国标准方法而研制的自动免维护在线监测设备。经酸化后的溶液,含氟物质统一转化为氟离子,在调节溶液pH值后加入特性显色剂进行比色测定。该方法比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具有更广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不受水质恶劣程度的影响,所执行的标准规范为HJ488-2009,这也是我国标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