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样品处理环节,干式氮吹仪凭借高效浓缩特性成为科研人员的得力助手。规范且严谨的操作不仅关乎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更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下面将系统梳理其标准操作流程,助力实验顺利开展。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干式氮吹仪进行全面检查。查看设备的电源线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裸露情况;检查氮吹针是否通畅,有无堵塞、弯曲等问题;确认加热模块表面干净整洁,无污渍和异物。同时,检查氮气源的连接管路是否完好,接口处是否密封严密。 接下来,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样品和容器。根据样品的性质和体积,选择合适的容器,如离心管、试管等,容器需洁净且干燥。将待处理的样品小心移入容器中,注意避免样品溅出,若有溅出需及时清理干净。 然后,连接氮气源。将氮气导管的一端连接到氮气钢瓶或氮气发生器的出气口,另一端连接到干式氮吹仪的进气口,确保连接牢固,无漏气现象。打开氮气源的阀门,缓慢调节氮气压力,使其处于合适的范围,一般初始压力可设置在0.1-0.2MPa之间。 二、样品的放置与参数设定 将装有样品的容器均匀放置在加热模块的孔位中,调整容器的位置,使氮吹针的针尖对准样品液面的上方,距离液面约1-2厘米为宜,这样既能保证氮气有效吹拂样品表面,又能避免针尖接触样品导致污染。 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实验要求,设定加热温度和氮气流量。对于热敏感性较强的样品,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可设置在30-40℃;对于不易挥发的样品,可适当提高加热温度,但一般不超过80℃。氮气流量的设定要根据样品的体积和蒸发速度来调整,通常初始流量可设置在1-3L/min,确保样品表面有轻微的气流扰动即可。 三、样品浓缩过程的操作 参数设定完成后,开启干式氮吹仪的电源开关,依次打开加热开关和氮气开关,设备开始对样品进行加热和氮气吹拂,样品进入浓缩阶段。 在样品浓缩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定期观察样品的状态。注意查看样品是否有暴沸、溅出的情况,若发现样品暴沸,应及时降低氮气流量或适当调低加热温度;观察氮吹针的出气是否正常,若有个别氮吹针不出气,需检查是否堵塞,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要关注样品的浓缩进度。当样品的体积浓缩至接近目标体积时,要密切观察,可适当降低加热温度和氮气流量,防止样品过度浓缩。对于多个样品同时处理的情况,要分别关注每个样品的浓缩情况,确保每个样品都能达到预期的浓缩效果。 四、操作结束后的整理工作 当样品浓缩至预期浓度后,按顺序依次关闭加热开关、氮气开关,随后关闭干式氮吹仪的电源开关。待设备完全停止运行,关闭氮气源阀门,小心拆卸氮气导管,分别从仪器接口与氮气源处取下,并将其规整收纳,以备下次使用。使用镊子或手套小心取出装有浓缩后样品的容器,将样品完整转移至洁净、密封的储存容器中。使用防水标签详细标注样品名称、浓度、制备日期等信息,依据样品性质进行后续实验操作,或置于规定温度的冷藏设备中妥善保存。 最后,对干式氮吹仪进行清洁和整理。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加热模块表面和设备外壳,去除表面的污渍和样品残留;将氮吹针拆卸下来,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晾干,以备下次使用。清理完成后,将设备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五、结语 遵循以上操作流程,能有效提高干式氮吹仪的使用效率,保证样品浓缩的效果和质量,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参数和操作方式,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